作者為世新大學副校長11月底,有機會參加電信技術中心舉辦「經濟弱勢族群通訊傳播普及近用政策」座談會的議題。回想起十八年前,帶著一個研究團隊,為了改善偏鄉收視不良的議題,投入將近兩年半的時間,走遍台灣偏遠的內山原鄉部落推動「共星共碟」計畫。時空置換到今日,在部落格(blog)、手機群發(group message)、小編(micro content)與網路社群(online community)等自媒體(we media)如此盛行的時代,為何此一議題仍須被提出討論,當然是其來有自。弱勢者的「傳播/媒體近用權」包含了「接近」和「使用與擁有」兩個部份;簡言之,就是指在眾人在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之下,能有接近和使用媒體的權利。「接近權」是指民眾如何爭取到以間接或有限的方式,改變媒體所報導的內容,通常可涉及答覆權和更正權兩類,包括對媒體企劃經營與製播、新聞編採、規劃宣傳等各層面的能力;而「使用權或擁有權」則是指民眾有權直接經營媒體,主動的製作內容或是建立自己的媒體,正如在網路社群媒體的自媒體出現之後,讓弱勢者的自主發聲,進而取得對話、詮釋與修正的權利。就以這次的九合一選舉為例,一個特殊的「空軍與陸軍部隊」名稱,被媒體炒了出來。陸軍的意義較可理解,指涉的當然是傳統掃街拜票與選舉造勢的實體活動;所謂的空軍指的就是如何藉由新舊媒體,針對候選人營造知名度和曝光度,也意指如何運用網路與行動社群媒體中的粉絲效應。當然,這只是一種近用權的假象,也是另一個整體社會所要面對的新議題。因為,各類真假對話與候選團隊官方帳號或網路小編,對候選人有利的製造、組裝或轉發訊息,僅可形容是製造議題的網路炒作行為。眼觀今日仍可想像,當年網路與社群在寬頻與新媒體工具不夠普及的情境下,傳統主流媒體當然會是主導社會議題的核心。尤其是電視媒體,基於其聲光效果包裝與擁有特許媒體機構的效應,肯定是眾人的資訊與娛樂的主要來源。由於一般無線電視屬於地面電波媒體,因此,各地的訊號發射站、天線鐵塔與轉播站(補隙站gap filler )的設施,加上地形地物的阻礙,就成了影響媒體近用的重要關鍵因素,尤其是偏遠地區民眾的收視權益與生活議題是否被關注的議題,自然常被忽視。然而,台灣高山環踞造成有些村莊部落的電波受阻,無線電視訊號藉由轉播站或變頻站皆難以改善;而有線電視基於成本與收益的考量,居住於這些地區的民眾自然成為媒體的弱勢者。只好考量採用衛星「共星上鏈、共碟接收、共纜入戶」的方式,成為該地區解決無線電視收視不良的唯一途徑。然而,採用衛星接收的模式,仍會因為氣候的變化,而產生收視不清的情形,諸如雨衰的現象,再加上內容授權費與訊號轉播費的因素,對於傳播近用與普及服務,僅聊備一格。資訊社會中,具高度取得資訊者擁有文化與經濟資本愈大;而低度資訊取得能力者則不斷落後;此種情況在科技快速發展時,民眾接受新科技的態度與行為有所落差愈明顯,必然可以預期。尤其商業媒體主流機制的運作下,傳播內容都會化、菁英化以及過於強調大眾化市場,無形中使得偏遠地區民眾尤其是部落民眾,在接收資訊設備不足的情況,其競爭力愈來愈弱勢的困境中,逐漸被邊緣化。弱勢族群之發聲空間常為「主流」聲音所剝奪,不僅難以取得發言空間,在主流媒體中所佔之篇幅、時段有限,且身為主流者常以其優勢觀點思考,有意無意於節目報導中展現具錯誤歧視、扭曲與貶抑的主流價值觀點,對於弱勢族群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。雖然,政策基於選舉與選票的思考,給予弱勢者更多財力與物力資源乃常見之道,然而,若僅從政治面的政策思維,僅仰靠提供硬體設備或成立「機會中心」,便想提高媒體弱勢者的媒介接近權,而不去調整媒體報導內容或新科技產品的普及使用,這些作法僅屬治標之道。在進入新媒體時代,如果還讓上述的情形繼續存在,或以粉飾太平的態度任其自然發展,則媒體弱勢民眾對傳播媒介使用的落差反而會愈拉愈大。「宿民不出門能知天下事」,若要真正彰顯弱勢者如何運用媒體的發聲權益,透過傳播媒體呈現其真正的問題所在,並能對生活情況的提出具體訴求。治本之道,必須強化媒體弱勢者對傳播自主的認知,才能真正脫離主流媒體或主流意識之宰制,建立起弱勢族群的信心與使命。更多論壇文章 1124之後的臺灣 接受選舉結果,台灣民主再出發 台北選舉無效之訴 丁守中最後一拚 韓國瑜勝選的「三大靠山」 三大嚴重錯誤 蔡英文辭主席不足熄民怨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 投稿去
- Nov 27 Tue 2018 18:37
台灣反核食公投過關 日媒:解禁變得困難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