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讀者投書:羅吉強(法務顧問)中華人權協會舉辦2018年十大人權新聞票選,前三名是「超徵5千億全還國債,稅改團體批財政部說謊」、「限制出境嚴重侵害人權,修法不能走回路」、「國稅局釣魚式稅單,報稅恐成冤大頭」,全都與稅制有關,顯見稅制嚴重侵犯人權,已引起廣大民怨,稅制不合理導致經濟不振,一天到晚路邊有人抗議稅制不公,政府卻無人理會,此次執政黨選舉大敗真的不是沒有原因的。中華人權協會之前舉辦「賦稅人權大調查」,「稅務機關行政裁量權過大,任意曲解所得性質」榮登人民最厭惡之榜首。與今年十大人權新聞票選第一名「超徵5000億⋯」有相當大的關係,國稅局長年以9000多條的內部解釋函令曲解法律,指鹿為馬地讓人民的「技術入股」、「專利入股」,甚至連教授家中失火理賠的「損害賠償」都變成「所得」,違法強徵所得稅,長期讓人民不服,再者,要提訴願若沒先繳1/2稅款,根本無法提出,更遑論行政訴訟,而國稅局甚至可在法院沒裁定下,直接限制當事人出境,多數百姓只好屈服在國稅局「多少繳一點」的協商利刃下,花錢消災,這也是國稅能年年超徵千億的黑幕事實。財政部年年超徵,近4年就超徵5000多億,全國超過7000位村里長連署要求財政部比照國外作法還富於民,財政部卻謊話連篇,發新聞稿謊稱「超徵款都還國債了」,但學者公佈國庫署數據打槍,2008年為3.78兆,2016年則為5.34兆,國債大幅上升,根本就沒還,財政部馬上改口是「預算短估」,被學者痛批該說法有偽造文書之嫌,財政部又發新聞稿辯稱是學者個人意見,近期又改口超徵都拿去「減少舉債」,所以沒剩,但對照近期財政部新聞稿,小英政府執政兩年僅減少舉債95億,超徵的5000多億,扣除95億剩下的,到底流去哪裡了?顯見財政部根本蓄意隱瞞。新財長一上任,就表明超徵款不會還人民,要留著「減少舉債」,但政府預算,應由歲入額來決定歲出額,為的就是要管控收支平衡,當有例外的重大建設要多花錢超支時,才需舉債來平衡收支,所以舉債是屬例外行為,須有配套控制,赤字預算不該是每年預算編列的常態模式,否則國家就會破產。雖實收稅款與預算編列有兩年之差,但預算法中早就要求財政部應審酌前兩年稅收實數來調整預算,依財政部93~106年統計資料,除98、101及102年三個年度短徵外,其餘年度都超徵,財政部顯然未依預算法規定調整預算,因為若依預算法執行調節,就不會有連續2年的超徵現象出現,更不會是年年千億鉅額的離譜超徵。財政部明明可以調整每年收入預算,卻依然繼續「蓄意短估」,在每年支出預算不變的情形下,「短估」收入預算即可增加政府舉債空間,但每年超徵的稅款卻被財政部用「大水缸」理論,未按預算法繳入國庫,致不知流向何方?國債年年創新高,但超徵鉅款沒還債,直入大水庫,還一直修法放寬舉債空間,造成國家財政困難,這不是很奇怪?每年都超收千億,卻沒還債,每年編預算還一直謊稱稅收會很少,要向外借錢,所以一直修法越借越多,國債越來越多,每年多收的千億款,也沒還債、也不退百姓,要說財政部沒有問題,誰相信?但財政部卻還可以藉超徵現象來爽領沒有法源的稅務獎勵金,讓年年超徵千億的怪象不斷,吸金大法剝奪了民間消費力,才會造成目前社會經濟停頓、人民生活困苦的窘境。為政之道,最重要的是安定民心,財金幫長期把持國家財政,卻讓稅制長期違法亂紀課徵,無人整治,不僅資金外流嚴重,外資投資卻步,嚴重影響民生,更直入國家金融體系,藉由出任公營行庫董座,敗壞金融秩序,像兆豐、慶豐案等弊案層出不窮,卻無人受責,難怪民心思變,給出如此極度不滿的投票,小英政府未來2年應盡快大力整頓不符人民期望之官員、法律與弊案,才有機會重贏民心,否則就是大江東去不復返了。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 投稿去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 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dnubb54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